依托市区中水处理厂,依靠六主七支骨架水系做蓝网支撑,乌鲁木齐将以绿为底,以水为魂,水绿一体,营造水绿一体城市滨水景观网络系统,形成“蓝绿交织”的生态空间,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做出规划保障,打造生态宜居城市。
8月3日,记者从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获悉,根据《乌鲁木齐市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——蓝绿网络系统规划》(以下简称“规划”),乌鲁木齐在现有水资源十分紧缺的情况下,以充分利用再生水及雨水为基础,依托规划的六主七支水系做蓝网支撑,将天山区、沙依巴克区、水磨沟区、高新区(新市区)、经开区(头屯河区)、米东区等城区的主要片区有机串联,构建丰富的城市水网体系,实现“水进城”目标。规划提出,以绿为底,营造城市绿地系统;以水为魂,营造城市水网系统;水绿一体,构建蓝绿网络系统,营造水绿一体城市滨水景观网络系统。
本次规划实施年限近期为2017年至2020年,远期年限为2020年至2030年。
乌鲁木齐市城乡规划管理局规划编制处处长慕小东解释,“水进城”并不是把城市外的水引进城,而是在保证再生水水质和水量的基础上,改扩建再生水厂及设施,建设供水管线及输水渠系,根据绿化用地布局关系及量化分布,利用现有渠系或新建渠系,输送再生水用于绿化灌溉及景观营造,置换用于生态环境的自来水,保障市民日常生活用水,提升城市活力,打造生态宜居城市。
再生水综合利用规划是通过“海绵城市”建设,加强雨水渗、滞、蓄、净、用、排六个环节,充分发挥建筑、道路和绿地、水系等生态系统对雨水的吸纳、蓄渗和缓释作用,有效控制雨水径流,对雨水进行回收利用和有序排放。同时,可有效利用再生水,根据乌鲁木齐市再生水厂布局关系,按照“高水高用、高位供水、重力排放、线路最优、效益最大、投入最少”的原则,将中心城区划分11个再生水利用分区,形成主线、支线、毛细线互通,供需智能调控的系统性工程。
慕小东说,“水进城”是一项具有长远性、战略性、持续性、生态型、宜居型的重大工程,做好“水进城”,凸显“显山透绿,以水为魂”设计思路,就要通过规划全面引领,融入“海绵城市”先进理念、采取“城市双修”措施,利用好降水,加快“海绵城市”建设步伐,加大对再生水的利用,为乌鲁木齐市建设生态园林城市做出规划保障。